新闻中心
思享派 在大暑中感受生命活力的哲思
2025-07-22 18:53:4010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当大暑携着一年中最盛的暑气登场,天地间仿佛被注入滚烫的活力——稻田里的稻穗在烈日下饱满灌浆,荷塘中的荷花于热浪中傲然绽放,这份在极端环境中迸发的生命力,恰如思政教育中所倡导的奋斗精神与担当意识,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时代启示。
以酷热为“熔炉”,淬炼信仰的纯度。大暑的高温,是自然对万物的“试炼”,却让作物在蒸腾中积蓄成熟的力量。对于党员干部与青年学子而言,人生路上的“高温”何尝不是信仰的“试金石”?唯有如盛夏作物那样扎根大地、心向阳光,才能在“烤验”中坚守初心。思政教育当借此引导人们:信仰的坚定,不在温室里的空谈,而在烈日下的践行。无论是扎根基层的“草帽干部”,还是实验室里攻关的科研人员,他们以“不畏暑热”的执着,诠释着“为人民服务”“为强国建设”的信仰温度,让初心在炽热中愈发纯粹。
以雷雨为“警醒”,涵养辩证的智慧。大暑时节,高温常伴雷雨,酷热与清凉在交替中构成自然的平衡。这恰如人生的辩证法:顺境中藏着懈怠的隐患,逆境中含着成长的契机。思政教育可借此时序特征,引导人们辩证看待“热”与“凉”、“顺”与“逆”。正如农人“雷雨润田”,工作中的“压力”是能力提升的“养分”,生活中的“挑战”是意志磨砺的“砖石”。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保持“热时不躁、凉时不怠”的定力,以辩证思维化解矛盾,在动态平衡中稳步前行,正是大暑给予人的思维启示。
以农时为“镜鉴”,厚植实干的精神。“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农谚里藏着最朴素的实干哲学。此时的田间,农人用汗水浇灌丰收的希望,这份“抢农时、抓实干”的劲头,正是思政教育中“实践出真知”的生动注脚。思政教育要让“实干”二字扎根心灵:无论是求学路上的“啃硬骨头”,还是工作岗位上的“钉钉子”,应该拒绝“等靠要”,主动“抢拼闯”。唯有把汗水洒在实处,把功夫下在平时,才能如稻穗般在岁月中沉淀饱满,让奋斗的成果经得起“秋收”的检验。
大暑的炽热,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精神的熔炉。让我们于此时节汲取奋进的力量,以信仰为根、以辩证为钥、以实干为犁,在炽热的时代征程中,淬炼初心、担当使命,让人生如盛夏万物般,在拼搏中绽放最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