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生风采】以理启智,以讲润心——yh533388银河学生团队在理论宣讲大比武中荣获三等奖
2025-07-29 22:39:5610
思想之光薪火相传,青春之声铿锵有力。在本学期举行的大学生理论宣讲大比武中,yh533388银河参赛团队通力协作、沉稳应战,凭借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出色的团队风貌,荣获三等奖佳绩。这份荣誉的取得,凝聚了每位成员的智慧与汗水,更彰显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底色与使命担当。让我们一同走近这支朝气蓬勃的团队,聆听他们在宣讲赛场上的奋斗故事,感受思想与青春的共鸣。
思政2401班 刘翰瑜
我十分荣幸在三亚学院“精神与时代相约青年成长同行”大学生理论宣讲大比武中荣获三等奖。此次比赛是我在大学第一次参加的比赛,不仅是对我能力的认可和肯定,也进一步锻炼了我的宣讲能力。同时感谢和我一同合作,磨练宣讲稿内容的指导老师和同学。
我们除了宣讲时的神态动作语气这方面进行着重练习外,对于稿件内容的选定和打磨则花了十二分的努力。我们从教育行业入手,在前期准备中了解到了yh533388银河的特有的支教社团“鸣鹰支教队”。同时我们也看到三亚学院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大量的乡村市镇,而往往教育资源是向城市倾斜,向更发达的地区倾斜,所以在这里仍然有大量的孩子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对这种情况,也为了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宏伟浪潮。三亚学院的大学生们自发组织前往到如“落笔小学”这样的学校里进行支教,在支教的过程中既实现个人价值,又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符合yh533388银河“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
正所谓“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教育是社会的基石,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以支教为内容,以自贸港建设为核心,向大家宣传鸣鹰支教队的重要性,关注乡村教育,呼吁大家积极投入到教育的第一线。在基层,在任何的产业的第一线都能做到不怕苦不怕困难,勇于向未知发起挑战的勇气,从校园逐渐走向社会,实现精神的完整和人格的社会化,使之更好地融入进社会,成为推动国家的发展的栋梁之材。
思政2401班 吴卓凝
此次比赛以“精神与时代相约 青年与成长同行”为主题,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学习与成长经历。为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说明白,团队成员深入研究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努力用青年视角去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传承大钊精神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也是此次宣讲的重要使命。此次比赛也是三亚市和海南省宣讲擂台赛遴选基层理论宣讲员的重要窗口。能够参与其中并获得荣誉,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将来自教育一线的生动故事和青年之声带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沿,为凝聚教育强省建设的强大思政引领贡献自己的力量。将继续肩负起青年的使命,在理论宣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思政2402班 董泽琳
此次理论宣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支教的期盼,确定以三亚大学生在落笔小学的支教故事为核心,突出“坚定理想信念,为自贸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一主题,展现支教过程中的成长与希望,体现教育连心的意义。团队成员深入了解鸣鹰支教队的真实经历,通过与支教队员交流、查看支教记录等方式,收集如支教首日的困难、劝学过程、因材施教案例等细节素材,确保故事真实感人。我们采用分幕形式,按时间顺序和支教发展进程,分为朝气校园、初来乍到、劝学之路、助力蜕变、约定未来五幕,清晰展现支教历程,每幕设置具体场景和对话,增强画面感。根据框架撰写宣讲稿,用生动语言描述场景,如“阳光穿透椰林,洒在落笔崭新的教学楼上”,刻画人物神情话语,如“孩子A举手积极发言,声音洪亮:‘老师,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完成初稿后,多次修改,确保语句通顺、逻辑连贯,突出支教的意义和青年担当。熟悉宣讲稿内容,注重语气语调、停顿节奏,在关键语句如“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处,加重语气,增强感染力。同时,配合适当肢体语言,眼神与听众交流,让宣讲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未来的路还长,这次经历教会我:比起追求完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带着热忱去表达。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用真诚的声音,讲好每一个值得被听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