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媒转载】能力才是硬通货!看USYers如何“收割”世界500强企业
2025-08-16 17:37:1510
当张俊航在吉利车间丈量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当赵添树从贴传感器的实习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NVH 测试工程师,当张泽栋以体育生的身份在汽车行业蹚出跨界之路……
这些年轻的故事里,藏着一所学校与一群学子的双向奔赴,更写着人才培养最生动的答案:学校从来不是隔绝社会的象牙塔,而是托举梦想的 "发射台",是连接校园与职场的 "摆渡船"。
三亚学院的实验室里,企业级设施是给学生的 "第一块试金石";校企合作的项目中,"繁星项目" 的前置培养是给成长的 "加速度";导师办公室敞开的门后,是让知识从书本落地的 "引路灯"。
这里的培养从不是单向的 "灌输": 懂 "千人千面",更懂 "为未来赋能",知道把课堂的 "理"、实验室的 "练"、企业里的 "战" 拧成一股绳,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时,手里攥着的不只是毕业证,还有 "能做事" 的底气、"敢突破" 的锐气!
小编带你一起走进他们的华丽转身!
PART.01
不给自己设限,做难而领先之事
谭伟林
2025年毕业于车辆工程专业
现就职单位: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职场感悟:
加入企业标准管理岗这6个月,我深刻体会到标准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沟通语言。最让我受益的是,学校培养的标准思维——学会从全局视角理解每个条款背后的技术逻辑和商业考量,这使我在跨部门协调时能够精准把握各方诉求,推动标准落地。从最初的标准维护到如今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我越发认识到:真正的标准管理者,既要懂技术细节,又要具备战略眼光。这段经历让我确信:校园里种下的标准意识,终将在职场绽放光芒。
致学弟学妹的成长箴言:
欢迎来到三亚学院!作为学长,与你们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为你们的成长之路提供一些启发。
1. 珍惜资源,锤炼专业能力
三亚学院拥有先进的企业级设施,这是许多同龄人难以接触到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实验室的设备,还是实践平台的机会,都为我们提供了“出类拔萃”的土壤。
2. 践行团队文化,敢于突破创新
学校的实践项目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建立信任文化”和“实事求是”的体现。
3. 以乐观态度迎接挑战
未来你们可能会遇到实验失败、项目卡壳的时刻,“积极乐观”是强者的底色。
PART.02
专注当下 精进不止
张俊航
2025年毕业于车辆工程专业
现就职单位: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职场感悟:
从校园踏入吉利,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却有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没有个人单打独斗的竞赛,唯有全产业链协同的战役。吉利教会我“奋斗者文化”的真谛:用双手丈量理论到实践的距离,以韧性直面挑战中的自我重塑。当参与的车型项目通过测试驶向市场时,那种“中国智造”的参与感,让我理解何为“在变革的浪潮中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致学弟学妹的成长箴言:
学弟学妹们:若你志在实体工业的星辰大海,请牢记三点:
第一,让知识“沉下去”。课堂上的动力学公式、材料特性,在吉利车间会化作震动的零件与温变的焊缝。主动拆解一次变速箱,比十页笔记更能读懂“技术”二字。
第二,让视野“跳出来”。汽车产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巨变。多参与跨部门项目(如三电研发/用户生态设计),理解从供应链到用户体验的全景图,你将拥有不可替代的洞察力。
第三,让韧性“扎下根”。曾因0.1mm的装配误差与团队鏖战三昼夜,终明白“工匠精神”不是口号,是千万次“再来一次”的偏执。
吉利是一片崇尚“敢为人先”的热土,这里容得下你的锋芒,更珍视你的汗水。在最好的时代,与中国汽车共同破浪——你准备好了吗?
PART.03
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
赵添树
2025年毕业于车辆工程专业
现就职单位: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职场感悟:
半年的时间我从实习生到正式成为吉利汽车研究院中的一员,也是我从一个学生到一名NVH测试工程师的蜕变,回顾这半年来的实习经历,我学习了怎么做整车模态测试、轮辋侧向刚度测试、动力总成转动惯量测试等等。从一开始的学习怎么贴传感器,怎么布置麦克风到把碎片化的知识形成体系,融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中,从一开始的搭框架到一点点地融入血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吉利是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平台,在这里你会拥有很多渠道学习新鲜知识,同样你的身边也会有非常多的榜样值得学习,大胆地干,身后都是你的靠山。
致学弟学妹的成长箴言:
我刚刚走出校园,知道大家更担心什么,不要为了还未发生的事消耗太多的精力。回顾下我的大学四年,大一进入校学生会办公室锻炼社交能力;大二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大三当选三亚学院红丝带志愿者协会会长,同时也是导员助理;大四进入吉利研究院实习,我甚至无法保证明天发生的事在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所以就不要想得太高太远,借我们单位资深工程师的一句话:“现在这个社会确定变化的就是一直在变化”。所以不要花费太多精力在还未发生的事上。三亚学院和吉利控股集团有着很多深度校企合作的项目,大家在学校就可以获取到很多丰厚的资源,借助学校这个大平台作为自己的跳板让自己飞得更高,我们的导师也会带我们参与很多学术竞赛,借此机会多见识一下省内国内国际上优秀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把他作为你的标杆,未来努力的方向。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一生中至少应该有那么一段时光,全力以赴,孜孜以求”。
PART.04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钟至欣
2025年毕业于车辆工程专业
现就职单位: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职场感悟:
初入职场,首先要完成从学生思维到职业思维的转变,学会以结果为导向,同时注重过程中的积累与成长。职场中,发挥自身优势比弥补短板更重要,要敢于突破舒适区,在实践中不断拓展能力边界。高效的工作习惯是职业发展的基石 ,包括主动学习、明确目标、优先处理要事,以及培养双赢的合作思维。沟通能力尤为关键,无论是接任务时的“接旨问清”,还是执行中的及时反馈和事毕汇报,都需要做到清晰高效。面对挫折和负面情绪,要学会将其转化为改进的动力,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和行业趋势,制定灵活的职业规划。最后,团队协作的力量不容忽视,尊重差异、对标优秀,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致学弟学妹的成长箴言: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欢迎来到三亚学院!我想分享几点真诚的成长心得,希望能为你们的大学时光点亮一盏小灯。1. 大学是试错的黄金期,别怕“走弯路”。课堂上的知识只是地基,真正的成长藏在社团活动、实习实践,甚至失败的尝试里。2. 学会“主动学习”,而非被动等待。三亚学院的资源比想象中丰富——导师的办公室大门常开,校企合作项目就在身边 。3.在“慢生活”中培养长期竞争力。三亚的悠闲氛围容易让人松懈,但真正的竞争力来自自律。4.接受平凡,但拒绝平庸。我们或许并非来自“顶尖名校”,但三亚学院给了我们绽放光芒的舞台。学校的标签无法决定你的高度,但你的奋斗终将书写新的定义。最后,送你们一句我导师的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读过的书、认识的人、摔过的跤,总有一天会连点成线”。愿你们在三亚的阳光下,既能享受青春的肆意,也能埋下未来的种子。若干年后, 希望你们也能带着故事,骄傲地说:“我是三亚学院人”。
PART.05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张泽栋
2025年毕业于休闲体育(高尔夫)专业
现就职单位: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
职场感悟:
从体育专业跨界进入汽车行业,我深刻体会到职场就是不断突破舒适区的过程。吉利远程商用车集团的成长历程告诉我:第一,空杯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全新领域,要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从生产线到总部论学轮岗,每个环节都认真记录、虚心求教。第二,贵人就在身边。那些愿意指点你的前辈,都是职场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经验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第三,机会永远青睐行动派。当临时项目需要人手时,主动请缨往往能打开意想不到的成长通道。李书福董事长“学历不等于能力、学位不等于地位”的教诲让我明白,职场最终比拼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段跨界经历让我懂得:所谓专业壁垒,不过是给勇于突破者准备的阶梯。
致学弟学妹的成长箴言: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作为走过弯路的学长,想送给你们三把开启未来的钥匙:
第一把是“提前量”。大二起就要规划职业路径,通过暑期实习、项目实践等方式接触心仪行业。我在工作时发现,实操中学到的东西远比课本更鲜活。不要等到毕业季才投简历,龙头企业每年都有培养计划,早准备就能抢占先机。
第二把“是破局思维”。别让专业限制人生可能性,我作为体育生能在技术密集的汽车领域留下来,要靠持续学习的能力。记住:用人单位更看重你能创造什么价值,而非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
第三把是“双线作战”。考研考公固然重要,但永远要做两手准备。建议每周固定时间关注行业动态,积累职场技能。当同龄人还在焦虑时,你早已构建起“学历+能力”的双重竞争力。
最后分享李书福董事长给我的启示:这个世界正在奖励“能解决问题的人”。放下学历包袱,大胆向心仪企业投递简历,很多机会就藏在“试一试”的勇气里。愿你们在成长路上,既做理想的追梦人,更做行动的实干家!
PART.06
不耽于过去,不畏惧未来,专注当下
陈凡
2025年毕业于酒店管理专业
现就职单位:吉利汽车集团营销系统营销支持中心人才经营部
职场感悟:
踏入职场,过往种种映入眼帘。作为繁星学员,我亲身体验了其如何通过校企深度协作和前置一年的培养模式,为我们这些学子铺设了“学习-实践-就业”的全链路成长路径,真正帮助我们实现“毕业即胜任”,踏上职业发展的高价值通道。我切身感受到,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流程思维和服务精神,学生工作锻炼的沟通协调和责任感,与当前岗位所需的执行力、团队协作和人才发展视角完美地融合与印证。前路漫漫,我将继续秉持注重细节、高效执行、真诚服务、团队协作的信念,脚踏实地,在吉利这片充满活力的天地里不断前行。
致学弟学妹的成长箴言: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在校的宝贵时光,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它们会为你构建思维框架和职业素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领域绽放光彩。无论你未来走向何方,请始终怀揣一颗“服务”之心,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真诚地理解他人需求,用心提供价值,这种软实力会为你赢得信任,并照亮你的职业道路。抓住每一个可以“做事”的机会去锻炼自己,不要害怕尝试,因为真正的认知和能力提升,往往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像“繁星项目”所倡导的“前置培养”,越早实践,越能加速成长,为未来的“毕业即胜任”打下坚实基础。当然,清晰的规划是重要的起点,但请保持开放和灵活,因为前路充满变化,要目标坚定,但路径可以调整,在动态中不断学习和迭代自己。
给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搭起进吉利研究院的实践桥,让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思维在人才经营岗发光,让高尔夫专业的突破勇气撞上新能源商用车的新赛道 ……
这是他们的成长故事,也会是你的多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