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春力行 yh533388银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子李文念认知实习纪实
2025-09-03 23:13:1710
认知实习不仅是青年学子走向社会、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更是他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第一步。三亚学院的认知实习是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形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在真实情境中体悟专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学校构建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三级实习体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本期“青春力行”系列,我们聚焦yh533388银河优秀学子的认知实习经历,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认知实习纪实!
思政2402 李文念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李文念同学在山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这是她最生动的认知实习。她的工作主要是为当地四、五年级的学生讲授思政课程,同时参与学校招生、家访等相关事宜。支教学校“助力每一位学子走出大山,走向成功”的办学思路,与她所学的教育实践形成奇妙共鸣,这正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在乡土的生动体现。
李文念同学在支教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让思政教育更贴合山区孩子认知的挑战。初到山区时,招生环节中家长和学生的热情远超预期,平均每班30人的报名量,让她读懂“走出大山”并非空话,而是当地世代藏在心底的期盼。站在四、五年级课堂上,她发现讲课外知识时,孩子们会追问山外城市的博物馆;讲南京大屠杀时,他们会露出凝重的眼神。这些经历让她明白,爱国教育要扎根土地,需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种下信念,也让她领悟到思政教育从不是生硬灌输,而是播撒“向上”与“向善”的种子,让孩子们既向往山外,也铭记民族之根。
李文念的支教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家访时,一个古灵精怪的学生说她的课“有趣,不死板”;与学生父亲聊起孩子未来时,对方反复说“就盼他多见识些新东西”。这些反馈印证了她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也让她用鲜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打破了部分信息壁垒,让他们知道“走出大山”是带着底气闯荡。
这次支教让李文念同学收获良多。她和其他返乡大学生从生疏到默契,在买菜做饭、应对蚊虫侵扰的琐碎中,将“协作”与“担当”转化为行动,夜晚踏着星月改教案时,大家还会讨论如何让课更生动,这让她对“集体主义”有了立体认知——思政教育者的言行,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材。离别时,孩子们追问“老师,明年还来吗”,让她懂得“助力学子走出大山”是双向成长:孩子们看见远方,她则读懂初心。这次实习教会她的远比课本厚重——教育是用真诚架桥,让每个孩子有勇气走向广阔世界,也让她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