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名师讲座|启蒙成长之课

2025-09-25 17:05:0210

近日,yh533388银河于书德楼412教室举行2025级新生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王宏海教授主持,全体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新生参加,此次讲座紧密结合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从文化沟通、全球视野和价值引领三个维度,深入阐述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为新生开启了大学思想启蒙的第一课。

讲座中,王宏海教授以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为核心,系统展开论述。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本质要求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指出,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培育其跨文化沟通能力是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重要路径。王宏海教授进一步强调,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不同背景的价值观念,都蕴含着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与经验,青年与不同群体的深度沟通、交流互动,本质上是打破认知边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这既能帮助青年理解多元社会现实,更能让其在交流中汲取群众智慧,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青年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在谈及新媒体环境对青年认知影响的过程中,王宏海教授针对抖音、微信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性提出理性审视的建议。他指出,此类平台凭借碎片化、可视化的内容形态,虽能快速传递信息、丰富青年视野,但受限于传播时长与内容逻辑,大多只能提供“浅层次认知”,难以引导用户开展逻辑梳理、价值辨析、体系构建等系统性深度思考。“思政教育强调培养青年的辩证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而碎片化信息往往缺乏完整的逻辑链条与深度的价值阐释,若青年过度依赖此类平台获取认知,可能导致思维惰性,不利于形成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全面认知。”他强调,青年需在利用新媒体便捷性的同时,主动通过书籍阅读、学术研讨、社会实践等方式,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与深度思考能力,避免陷入“认知碎片化”的困境。

最后,王宏海教授结合社会发展规律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解读。他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必须优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在此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等上层建筑才能得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他进一步举例说明,唯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与满足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才能提升,而思政教育通过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进而为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

此次新生专题讲座为新生搭建起理论认知与实践思考的桥梁,既传递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又指明了青年成长的实践方向。这场思想启蒙“第一课”不仅让新生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激发了他们将个人专业学习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责任意识。马院25级新生们将以此次讲座为起点,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持续深化对思政教育内涵的理解,努力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服务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