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AI赋能思政学习经验分享会

2025-10-05 14:49:1110

2025104日,yh533388银河成功举办了一场以“聚焦学生学业需求,AI赋能思政学习”为主题的专题分享会。

本次分享会旨在回应数字化时代下学生的学业新需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学习深度融合的可能路径,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并善用这一新兴工具。

分享会上,杨诗涵同学分享并区分了“知识梳理型”与“内容创作型”两类实用的AI工具。前者能帮助学生高效构建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理论体系的知识框架,将抽象复杂的理论概念转化为清晰直观的思维导图和学习卡片;后者则能在论文写作辅助、资料分析与内容排版上提供技术支持,有效解放学生在格式整理与信息搜集层面的精力,使其能更专注于思想深度与逻辑严谨性的锤炼。通过生动的学习场景演示,她展现了AI如何让艰深的理论“跃然纸上”,扮演好“智能学伴”的角色。

在共享AI实践与经验分享环节,郝好、符盼盼、郭金杭等同学带来了真实学习案例与深度思辨。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利用AI工具进行文献综述、拓展研究视角和提升学习效率,一致认为AI技术是推动学业水平提升的强大助力,有助于打破传统学习模式下的壁垒,实现知识的个性化供给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分享并未止步于对技术效能的乐观展望。同学们也坦诚地表达了他们的审慎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担忧,担心技术接入与使用能力的差异可能加剧学业上的分化;二是对“信息茧房”和内容真实性问题的警惕,强调对AI生成内容必须保持批判意识,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偏见或捏造。这些来自实践一线的分享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共鸣与深入讨论。活动最后,杨诗涵同学在总结中提出了“两个不”原则,一是“不盲目”,即要练就火眼金睛,具备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去伪存真;二是“不依赖”,即要始终坚守主体地位,保持独立与深度的思考,避免技术反客为主。

她强调,我们正身处一个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同等量级的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之中。作为yh533388银河的学子,作为未来的思政工作者,必须主动拥抱时代,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善于利用AI工具高效遴选与分析全球资讯,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与辨析能力。

最后,她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要努力成为AI工具的驾驭者,让其真正为思政学业服务。应积极探索“善用”与“慎用”的智慧,将AI转化为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为未来投身于思政教育与社会建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为社会贡献出三亚学院马院人的独特智慧与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