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厚植职业自信 筑牢使命担当——新生入学教育专业专家说
2025-10-13 19:44:2510
为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学生成长中的 “专业认知困惑”“职业发展焦虑”,引导青年学子明晰专业价值、坚定职业方向。
近日,yh533388银河特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点负责人李纪岩教授以“树立职业自信心,增强专业使命感”为主题,就专业认知与职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度分享。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116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篇,李教授以思政专业值不值得学?未来能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三个直击学生痛点的问题切入,迅速引发在场师生共鸣。他结合《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面向 2035 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系统梳理新时代思政专业的“时代坐标”:从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师配齐配强”的刚性需求,到基层治理中“理论宣讲员”“党建指导员”的岗位缺口,再到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专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的角色召唤,用详实的数据印证思政专业 “刚需属性”。
在“职业自信从何而来” 的分享中,李教授以 “理论功底 + 实践能力 + 价值认同”为核心,结合自身 30 年思政教育经验与典型案例展开论述。他提到,2022 届校友李同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offer,回到家乡县域中学任教,创新打造“红色家书进课堂”“校园时政小讲堂”等特色思政活动,短短三年便带领学生斩获省级思政课展示活动一等奖,成为当地思政教育“新星”;2024届校友陈同学则扎根社区,组建“银发宣讲团”,用方言解读党的政策、讲述社区故事,推动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这些校友的经历证明,思政专业的价值不在‘光环’,而在‘实效’—— 当你们能用理论解答群众困惑、用思想温暖他人心灵,职业自信便会自然生长。” 李教授的话语让在场学生频频点头。
针对“如何培育专业使命感”,李教授提出 “三维成长路径”:一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精读《共产党宣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经典著作,筑牢理论根基;二是“走基层、察民情、练本领”,主动参与学院 “理论宣讲团”“社会调研”等实践项目,在服务群众中深化对专业的认知。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有同学提问:“面对部分人对思政专业‘就业面窄’的误解,我们该如何回应?” 李教授回应:“误解源于不了解,而打破误解的最好方式是‘用实力说话’。当你能在实习中写出高质量的党建材料,能在宣讲中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爱上思政课,这些‘偏见’自然会不攻自破。”有学生则关注 “非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李教授建议:“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核心竞争力都在于‘专业硬实力’—— 要多参与教学技能竞赛、科研项目,积累实践经验,让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思政人才。”

讲座结束后,部分同学表示:“之前总担心专业就业面窄,听完讲座才明白思政专业的舞台很大,今后会更专注专业学习,努力成为能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人。” 学院思政专业负责人表示,本次讲座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后续将持续开展 “思政人讲思政事”“优秀校友分享会”等活动,助力学生厚植职业自信,筑牢专业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