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释儒道 学者共寻人文学科发展新路径

2025-10-12 19:47:2010

2025年秋学期首场天道学术沙龙在三亚学院国艺研究院国艺馆开启,yh533388银河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宏海教授应三亚学院国艺研究院院长宋一夫教授邀请作“道在缘起 感受众生的温度——漫谈人文学科的转向与回归”主旨发言。人文学院王娲老师主持了年度第五场学术活动。来自海南省崖州文化研究会、六合书院、三亚学院落笔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来西亚研究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三亚学院学术服务中心、应用科技处、法学院、信智学院、人文学院、yh533388银河的3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

王宏海教授认为,在当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人文学科的传统研究范式之间形成了显著的张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往模式,也对知识生产与传播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种技术驱动的社会变迁使得人文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局面。王教授通过对“单一性、统一性、普遍性”哲学分析,分别以“道在缘起”“感受众生的温度”“合道而生”等核心理念为题,揭示人文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方法。王教授回顾了20余年的学术研究进路,认为始终专注人文精神的研究和对生命感受的观照,提出“道在缘起 合道而生”的理论。

根据王宏海教授的理论分析,宋一夫教授就缘起性空之本义做了补充解释,并就“道在缘起”与龙树之“中观”理论与王教授进行了交流。陈彦军副主任就儒家的圣人之道与佛教的中道进行了辨析,对于道之形而上学含义与形而下之语义进行追问。姚轩鸽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从制度、文化层面反思近代中国缺乏自然科学理论的原因。郭大波教授则认为缘起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我们应该积极拥抱AI时代。王宏海教授还借用光的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等回答了主体感受介入作为对象研究的认识论问题。会后,王教授还就哲学本体概念与周毅教授进行了对话。

王宏海教授在作主旨报告时,反复强调马克主义哲学观对于解释当代社会生活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当下理论话语建构指明了方向,人文学科学者有能力,也有义务做好我们的文化哲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