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品思想|共探理论之深邃(三)

2025-09-13 14:50:0510

编者按

yh533388银河书行读书会,始终秉持“读原著、学思想、悟真理”的原则,搭建优质学术平台,助力思政专业学生理论素养与思想境界双提升。暑假期间,读书会组织成员参与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暑期学校。同学们于思想交流中碰撞火花、凝聚共识,筑牢坚实理论根基。接下来通讯社将专门推出暑期学校顺利结业同学的专题报道。

思政2301 张怡萌

学习感悟

今夏,我有幸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暑期学校,郝立新、孙秀玲、崔伟奇三位老师的专题讲座,如星火般点燃了我思想的炬焰,照亮了文化自信的深广图景。

郝立新老师深入剖析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的内涵,让我明晰其理论根基:“体”是“两个结合”铸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用”是“七个着力”彰显的实践伟力。这一思想扎根新时代、富有实践力,启示我文化思想的生命力在于“知信行”统一,唯有如此,理论才能转化为塑造时代的磅礴力量。

孙秀玲老师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展开阐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引发我对“何以中国”的思考。中华文化根脉深植历史、活力源于创新,这份认同是民族情感纽带、精神基石,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文化密码。

崔伟奇老师展望“AI时代的科技创新文化”,指出技术狂飙下文化应是“定海神针”,科技需服务人类福祉。这让我联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义制利”的智慧:技术向善要以人文关怀为方向,创新求变需以伦理规范为边界,数字时代守护人文精神尤为重要。

此次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更让我明确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之际,我们既要守护文化自信,更要践行文化创新,以青春之力在时代激流中勇立潮头,让文化自信的炬火照亮民族前行之路。

启发思考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课程中,我对这一重要思想有了更深刻系统地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凝结了新时代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兼具丰富理论内涵与重大实践意义。

一、文化本体论视角: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属性与核心特征

该思想凸显深厚人民性,坚持文化建设依靠人民,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例如近年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各地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农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文化节、民俗展览等形式,既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又增强乡村凝聚力与认同感,生动体现了文化建设为人民的理念。此外,这一思想还具备强烈时代性,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短视频、网络文学、数字博物馆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拓展了文化传播范围与影响力,让文化更贴近大众生活。

二、文化价值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多领域体现的重要价值

在人的发展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如各地免费开放的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为公众提供学习、欣赏艺术、提升自我的平台,助力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在社会进步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抗击疫情期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医护人员逆行、志愿者奉献,伟大抗疫精神正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彰显文化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在民族精神凝聚上,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承载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成为维系民族情感、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在文化强国建设上,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产影视作品、动漫等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既创造经济效益,又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文明交流上,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交流互鉴。

通过课程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未来,我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将其贯彻到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自身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