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深耕文化根脉 培育思政新人——yh533388银河思政前沿小组开展专题研讨
2025-10-23 14:37:4110
为深化大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子的学科认知,拓宽专业视野,夯实专业学习根基,10 月20日上午,在李敏、王辉和高雅婷老师的带领下,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讨小组围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开展首次专题探讨活动,为新生搭建起传统文化与思政专业对话的桥梁。

活动中,小组成员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为思政教育赋能” 为核心,展开深度交流。符盼盼提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思政课之源头活水,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瑰宝,传统文化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更赋予其独特的精神圭臬与磅礴的发展动力,让思政教育更具文化厚度与历史温度” 。




罗曜、张圣英、郭金杭、刘逸宇等同学聚焦儒、道、法三家思想,概括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儒家倡导的 “修身律己”,与思政教育中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兼济天下” 的家国襟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文化支撑;“循循善诱” 的教育理念与 “格物致知” 的学习方法,可以为思政课堂教学创新提供借鉴。道家“道法自然” 的生态智慧,法家 “一断于法” 的平等意识,也都能在思政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法治观念培养等领域找到契合点。
在探讨融合路径时,同学们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林文冰同学指出,当前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面临 “课程意涵开掘不深”“教学范式稍显单一” 等问题,部分教学内容停留在表面介绍,未能与思政知识点深度融合。魏子恒、楼林哲、赵琪三位同学就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的“商业化侵蚀”“伦理风险加剧” 等挑战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汪伟杰、郝好同学结合专业学习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破局方向: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故鼎新,需从 “制度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传播实践” 五个维度发力,既要完善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制度保障,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也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渠道,推动思政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实现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此次研讨活动正值大一思政新生专业探索的关键期,不仅帮助新生厘清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小组成员纷纷表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持续提升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为专业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